蔡秀君博士:致力解决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蔡秀君博士:致力解决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柏隆天猛莪森林保护区,蔡秀君博士与一朵属于莱佛士花的花蕾合影。莱佛士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正受到热带雨林消失所带来的威胁。

徒步穿梭在森林之中,蔡秀君(Chua Siew Chin)博士知道自己离它越来越近了。这时一股类似于腐肉的气味袭来,再向走几步,它便出现在眼前:一种世界上最大的花——莱佛士花(Rafflesia),是马来西亚半岛的特有物种,由于雨林的消失而受到威胁。

蔡秀君博士迅速拍下照片,将这一时刻留存下来。她非常清楚,大约三个月后,她的学生也会这样做。这位自然爱好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学士课程(Bachelor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BES)的高级讲师在那里不是为了休闲,相反,她正在为即将开始的“环境挑战:亚洲案例研究 II”(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sian Case Studies II)课程进行实地考察。并将于5月与她的学生一起返回霹雳州(Perak),参观位于霹雳州的柏隆天猛莪森林保护区(Belum-Temenggor)。

除了雨林保护区,她还计划了一个为期两周的行程,其中包括前往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泥炭沼泽森林,以及热浪岛(Pulau Redang)和比农岛(Pulau Bidong)的珊瑚礁。

蔡秀君博士:致力解决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瓜拉雪兰莪红树林湿地的一条河道支流上看到了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湿地保护、低地森林景观的变化以及珊瑚的恢复是即将举行的“环境挑战”实地课程的主题。

“开展实地考察”深深植根于蔡秀君博士心中,她始终坚信在环境研究中“实地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涉及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等主题时更是如此。

“这是一次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了解真实生态系统和现实世界问题的宝贵机会。如果你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呆上一段时间的话,就很难想象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面貌,”她解释道。“如果你(与自然)没有建立这种关系,那么就会很难表述清楚你到底想努力维护或保护些什么。”

将数据转化为行动

自2014年起,学生有机会前往菲律宾进行实地考察。但当蔡秀君博士去年正式接手该课程时,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课程只能暂时在新加坡境内进行。

然而,这丝毫没有减少该课程带给蔡秀君博士和她的学生的收获。事实上,这种本地考察的形式也正好符合蔡秀君博士的需求。她是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生态学家,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学者——蔡秀君博士在新加坡积极从事环境修复工作,负责龙脑香林和缓冲公园的环境修复工作。

主题基本保持不变——湿地保护、低地森林景观的变化以及珊瑚的恢复,但加入了新加坡的特色。这批40至50名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包括韩都岛(Pulau Hantu)、乌敏岛(Pulau Ubin)、金文泰森林(Clementi Forest)和武吉知马天然保护区(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等地。

蔡秀君博士:致力解决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地考察柏隆天猛莪森林保护区、位于瓜拉雪兰莪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泥炭沼泽森林,以及热浪岛和比农岛的珊瑚礁(如图所示)是计划行程的一部分。

蔡秀君博士开玩笑道:“实际上,讲师比学生更累,因为我们把课程内容重复了三遍。”

当然,这并不是游戏,实地考察仍然是一项任务与工作。除了熟悉内容外,学生还必须在三场实地考察结束时交付成果。

例如,BES三年级学生张祐诚(Ernest Teo You Cheng)回忆起在韩都岛的珊瑚礁中浮潜的情景。当然,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任务要完成:安装BioBoss地砖——将混凝土结构嵌入海堤,以此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期望能增加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如果你是一名环境管理者,当你看到一张地图时,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说出‘我在这里画了一条线’,‘管理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当你了解实际情况时,你就会意识到这条线比你想象的的更难划定。”蔡秀君博士解释道。

简而言之,如果科学数据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并转化为促进现实生活发生改变的政策,那么它本身就毫无意义。这是蔡秀君博士非常熟悉的事实,在她的修复项目中,曾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公园局开展过合作。

这种对数据的强调与重视也将在马来西亚的课程中得到体现。学生们将在每一站向当地利益相关者展示他们的研究与发现,他们可能是当地红树林、珊瑚礁的管理者,也可能是与学生开展合作的非政府组织和大学。

与此同时,她还希望能激发与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使其学生的数据库年复一年地组建起来,以便最终可以投入实际使用。

跨领域学习

蔡秀君博士表示:“环境研究是一门结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课程,教职员工包括来自地理和生物科学系的成员,这也意味着学生可以从丰富的专业知识中受益。”

蔡秀君博士:致力解决环境挑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祐诚(左二)是BES三年级的学生,他是参加上一次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在新加坡举办的课程的学员之一。他们前往了韩都岛、乌敏岛、金文泰森林和武吉知马天然保护区等地开展实地考察。

张祐诚表示:“没有单一的利益相关者,没有单一的学科,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这仍然是他从该课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要想成功制定出得到广大公众支持的环境政策,需要良好的科学研究、硬性和软性工程措施、财务分析、良好的政策和法律制定以及社区参与。

对于BES四年级学生Yew Ke Yao来说,实地课程对于他的未来发展规划来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它让学生了解与掌握该领域的内容,并使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有着明确且清晰的规划。”

事实上,正如蔡秀君博士所指出的那样,“你需要知道事情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以及如何从不同领域汲取专业人才。这正是下一代环境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以便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

“新来的学生都对此充满激情——这是他们所拥有的良好品质,并不需要我们额外教授。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其指引方向,使学生们的激情都能在学习、实地考察以及解决环境问题时得到充分地发挥。”

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本文由 美梭教育 作者:admin 发表,其版权均为 美梭教育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美梭教育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