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践丈量学术和产业的距离 西浦学子获集萃创业支持

2016年的夏天,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罗恒阳和大部分西浦硕士毕业生一样,站在了读博和工作的分岔路口。他带着“学术研究到产生社会效益,到底相隔多远”的疑问,决定选择创业,通过实践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六年后的如今,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作为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威视通”)的技术负责人,带领公司拿到“天使轮”融资,建立起AI智能产品事业。

用实践丈量学术和产业的距离 西浦学子获集萃创业支持

放弃读博,追寻社会生产实际需求

“硕士毕业的时候,确实有机会全奖读博的,也考虑过去读博。但比较担心所学所研不是社会需要的,所以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想先去接触一下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罗恒阳(上图左二)回忆道,“我不想读着读着突然对我所研究的事情失去信心。”

罗恒阳的担忧和集萃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理念不谋而合。他说,“其实学术和产业之间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鸿沟在里面。对于做人工智能,其实真正考验的是系统的能力。仅有通识教育和基础研究经验的学生,直接到产业其实很难上手。”

由于当时罗恒阳已经初步拥有了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方向和项目,他决定先投身产业界试试。

“(威视通)主要是做建筑领域的AI产品,围绕安全、环境、质量与进度这四个方面,为建筑领域提供AI识别算法与配套系统。”罗恒阳说,“我们提供AI产品给工地做安全环境质量的监控,比如说安全检测:安全帽反光仪是否带;环境检测:相关政策规定土地如果不施工,是要用绿网盖住的,否则风一起就会有很大的尘土。对此我们也会做相应的识别去监管。所有的设备全部是远程管理的,很大地减少人力成本。”

“内外”兼修,争取资源最大化

“最初以为创业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也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肯定会短时间成功并成为传奇,但这份‘傲慢’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慢慢消散。”罗恒阳坦言道,创业的过程也是历经现实“毒打”的过程。

在分享创业经历的过程中,罗恒阳多次提到了“资源”这个词。他说,“创业需要创业者自己想办法拿手中的‘小米加步枪’取得胜利。最初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没有‘本金’连上‘赌桌’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2020年,罗恒阳所在公司正式入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创新服务中心(下文简称“创新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萃)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共建,旨在引入创新资源、孵化项目、对接园区产业需求等。这座创新服务中心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开展苏州地区高校人才联合培养工作,深入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及高校合作。

对于罗恒阳来说,公司的资源还来自两方面:“在文辉清老师(下图中)那边习得的是内功心法,在卞喆老师这边学到的是外功招式。”罗恒阳说。他在西浦智能工程学院攻读硕士时由文辉清博士指导,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创新服务中心则是由卞喆老师指导。“我在西浦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习得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研思维,给我的创业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用实践丈量学术和产业的距离 西浦学子获集萃创业支持

“在创新服务中心,卞喆老师组织了很多的创业辅导课程,课程里面的一些实战性的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实用知识。”罗恒阳说,“一些融资财务管理的培训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学到的东西帮助我们做融资的准备。还有大咖分享,会邀请到业界大佬、优秀企业CEO来分享。”

如今,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全国销售,覆盖建筑领域近85%的系统集成商,例如广联达、云筑网、国泰新点、中铁建。罗恒阳说,“因为开发了一套低代码模式,开发周期最短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对接到客户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在和一些大体量企业的竞争当中胜出的原因,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时间精力。”

“我们下一代产品是要做国家重点关注的城市孪生领域,其中一个细化的部分就是建筑生命周期的孪生和记录,相当于我们会建设一个有时间轴的元宇宙。未来你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包括每个房间在不同阶段是什么样子,作为施工的一种监管。我们凭借这个想法拿到了深圳天奇创投的天使轮投资,算是在资本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罗恒阳说。

(记者 张欲晓 图片提供:罗恒阳 编辑:寇博)
来源:西交利物浦大学

本文由 美梭教育 作者:admin 发表,其版权均为 美梭教育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美梭教育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