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学者研究表明:参加课外兴趣班未必能使幼儿领先他人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深入人心的标语传达了中国家长对子女在幼年阶段便领先他人的期望。近年来,随着家长愈发重视子女教育,让孩子从小参加各种课外兴趣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参加课外班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好事吗?
近期发表于教育心理学权威期刊《学校心理学》(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参加课外班对儿童早期学业能力的发展并不总是起促进作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教授任丽欣博士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她谈到:“儿童管理、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及其学习品质会影响课外班的成效。此外,课外班的效果也受到活动类型、活动频率与时长的制约。”
“基本的行为调控能力包括集中注意力、遵循指示、忽略无关信息以及抑制不当行为等。学习品质主要指儿童在不同学习情境中的主动性、恒心、好奇心与学习动机等。”
任丽欣博士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到许多学龄前孩子的家长会在子女的课外班上投入大量金钱。因此,我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这些活动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参加这些课外活动是否真的有必要。”
聚焦儿童行为
中国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数学能力。任丽欣博士领导的团队对来自上海的3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研,重点关注了课外班参与的广度(参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每周参与的总时长)对其早期数学能力的影响。
研究团队发现,参与课外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调控自身行为的能力及其学习品质。研究发现,对于那些行为调控能力较差或不具备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广泛参与各类课外班可以促进其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
“这可能是因为行为调控能力较差的儿童可能更加需要在有组织、受控制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对于行为调控能力较好或具备优秀学习品质的儿童,参与课外班的效果并不明显。”
任丽欣博士进一步解释道:“在课外班的参与强度方面,对于行为调控能力较差的儿童,每周参与过长时间的课外班会阻碍其数学能力的发展。即便是对于行为调控能力较强的儿童,当课外班的参与强度达到一定阈值后,这些活动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逐渐转变为阻碍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这一阈值为每周9.08小时。然而,这一数值并不能用来指导现实中儿童应该参与课外班的时长,因为我们研究的样本不具备全国代表性,仅凭我们的数据无法确定这一数值是否能反映儿童整体的情况。”
该研究还发现参与课外班对儿童汉字阅读能力与理解性词汇发展的影响相对有限。任丽欣博士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儿童数学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不同的认知资源。数学能力的培养通常更加需要在更为正式的教学环境与更高的学习强度下进行,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往往发生在非正式的人际交往中。”
给家长更多建议
任丽欣博士希望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不要过度依赖课外班,也可以减少对于孩子发展过度的担忧。作为学者,她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如果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课外班,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孩子参加课外班的总时长。此外,家长还可以组织更多家庭中可以开展的学习或游戏活动来增加与孩子的互动。
任丽欣博士进一步指出:“课外班的指导教师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发展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例如创设互动式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类型儿童的需求调整课程等。教育活动的设计者需要将每位儿童的个体特征纳入考量,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从活动中受益。”
任丽欣博士表示:“在中国,许多课外班都是由商业组织提供的,这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与通勤时间都有所增加。许多中国孩子的日程安排都过于紧凑了。或许我们应当在课堂之外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安排他们参加更多结构化的活动。”
《行为调控能力与学习品质:影响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准备关系的因素》访问大学官网查阅。
记者:金晓艳 徐嘉蔚 翻译:王雪琪 中文编辑:张蔚
来源:西交利物浦大学